中国钢铁产业目前深陷困境,很多钢厂正苦苦挣扎在亏损、供应过剩、产品价格下跌的泥潭当中,而国内需求增速则出现30年来的首次萎缩。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周三表示,钢铁行业今年前8个月亏损总计180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盈利140亿元人民币。
中国钢铁供给过剩的现象非常突出。“中国大约有3亿吨的过剩产能,不仅仅需要减产,而且还需要彻底出清,强力根除。”曾担任力拓首席经济学家的David Humphreys在采访中称。
面对残酷的现实,各个钢铁厂激烈竞争的后果是铁矿石价格在大宗商品十年繁荣期过去之后持续疲软,很多厂家转战海外市场,但这却遭遇了海外的抗议声。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份额,行业规模居全球之首。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2015年世界前十大钢铁生产公司排名:1名:安塞乐米塔尔9713.6万吨;2河钢集团4774.5万吨;第三名新日铁住金4637.4万吨,第四名浦项制铁4197.5万吨,第五宝钢集团3493.8万吨,第六沙钢集团3250.2万吨,第七鞍钢集团3550.2万吨;第八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2982.5万吨;第九首钢集团2855.3万吨,第十塔塔钢铁集团2631.4万吨。
2015年前十大人均钢铁表观消费国及地区:第1韩国1113.6kg;第2中国台湾750.6kg;第三捷克627.4kg,第四日本497.3kg,第五中国488.6kg,第六德国483.8kg,第七土耳其436.8kg,第八奥地利418.3kg,第九加拿大404.6kg,第十意大利400.5kg。
我国钢材出口已经从2003-2005年,2006-2008年“供需内外同强”带来量价齐升阶段,演变至当前的“供需内外同差”导致量 升价跌阶段。而就现阶段而言,钢材出口越多,意味着国内钢材供需格局相比国外弱化程度越大,具体表现为国内钢价的跌幅加剧,也正是为什么我国钢材出口越 多,钢价跌幅越大的原因所在。
由于自由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抹平区域性供需格局差异,促使各地域商品价格走势趋同。因此,在判断我国钢材价格后续走势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全球供需格局的观念予以丈量,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就目前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70%附近的局面来看,全球钢价中期弱势下行成为必然,因此,短期来看,无论钢材出口如何增长,只要内外需萎缩的格局不变,就无法改变国内钢价下跌局面。
您好,欢迎莅临嘉华盛和,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